有否想過「我的」(mine)的定義?
一般而言,我們會認為「我的」有以下三種性質:
1.可控制的(例如: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手,所以這是「我的」手)
2.不變的(例子:從成年到現在都是這個樣貌、聲線, 所以這是「我的」身體)
3.獨特的(例子:雖然我有個孿生妹妹,樣貌和基因十分相似,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獨立和不同的,所以這是「我的」人生)
如跟據以上準則,細心想想,有一樣東西真正屬於「我」嗎?
1.拉肚子時,我能控制「我的」腸臟蠕動嗎?
2.我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嗎?
3.十年前的我跟現在「我的」身體狀況完全一樣嗎?
4.二十四小時內有否掉下/生出頭髮?「我的」頭髮的長短維持一模一樣嗎?
5.每隔數天,便會聽到老公講:「老婆,我哋四隻貓真係特別靚和聰明!」我心裡想:「牠們真的好可愛,也是我們的寶貝; 但未被收養前,牠們是流浪貓, 真的比其他貓特別嗎?」

佛法講到「緒法無我」,既然是「無我」,如果我們還要時刻執着於「我的」,希望控制或永恆保留「 我的東西」或堅持自己有獨特性,結果只有一個: 徒勞無功,自尋煩惱。
「無我」不等於不盡自己的責任。相反,盡責之後,學習放下對「我」的期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