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丈夫是老人科(內科)醫生,我是老年精神科,所以對於疾病和死亡,我們兩人可謂「 百無禁忌」,不時會進行個案討論 (case discussion)。
早餐時,我跟他說近期見了一位四十多歲的男病人,有個十歲大的女兒,但他在三十五歲時被確診患上栢金遜症,開始需要服藥。近大半年,舒緩柏金遜徵狀的藥物開始失效, 需要增加份量, 卻令他產生幻覺和多疑等副作用, 嚴重影響工作和家庭生活。我詢問丈夫現在栢金遜症的治療有否突破性的發展…怎料他話題一轉,認真的跟我說:「老婆, 其實無疾而終是好事。下次我生日,不如你祝我” 無疾而終、壽終正寢“。」我回答:「知道。」
我是佛教徒,每天晚上會唸一遍「西方發願文」,發願文中有以下一段:
至於臨欲命終、預知時至。身無一切病苦厄難,心無一切貪戀迷惑。
(我的廣東話翻譯:可以預先知道自己往生/死亡的時刻,作好準備。到時身體沒有病痛不適,心境/精神不會恐懼混亂。)
這簡直是我夢寐以求的終結! 雖然我丈夫不是佛教徒,但他也十分嚮往這種善終的場境。

能否”預知時至”和”身無一切病苦厄難”並非能力所及,但如果能多了解”平安三寶“( 包括預設醫療指示 、遺囑 、持久授權書)和及早準備,應該可以減輕臨終時的心理負擔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