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果你見到BB在喊,你會…
(1) 打/鬧那個BB,叫它不要再哭? 抑或 (2) 看看BB是否需要食奶/ 換尿片/有其他不適,然後好好安撫和照顧它?
你估以上那個方法較有用?我相信絕大部份人的答案會是(2)。
反觀我們現在身處的環境,被各種「苦」(包括疫情、社會環境、生活壓力)包圍,令不少人感覺到「負面」的情緒,內心充滿焦慮、不安、抑鬱、失望或憤怒。這些情緒其實是我們「內在小孩」 (inner child)的哭泣聲,嘗試告訴我們自身/心的需要!
一行襌師提供了一個方法去安撫這個「小孩」(節錄自 「與自己和解」一書中的<觀想內在的小孩>):
這個觀想可以坐著或者行走的時候練習, 重要的是找一個安靜、舒適的地方,讓你覺得放鬆,至少有五分鐘不會受到干擾。 當你吸氣和呼氣的時候,你可以對自己說這些話:
吸氣, 我看到自己是一名五歲的小孩。
呼氣, 我對內在的五歲小孩慈愛地微笑。

就讓我們學習聆聽、接受和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小孩,令「它」再次展現歡笑。千萬不要再責駡它!
附言: 極力推薦大家讀<與自己和解-治愈你內心的內在小孩>這本書🙏🙏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