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O 拖延 <二>

上次提到拖延的一大心理因素:完美主義或害怕失敗。

上大帽山途中

下文想跟大家談談另一原因:目標太長遠,缺乏「先苦後甜」的動力,或對自己訂下不切實際的目標。

前陣子看了一本關於運動心理學(Sports Psychology) 的書,書中提到一種十分簡單有用的方法去對治這心理因素 I.e. 先用”S.M.A.R.T” 去建立短期目標 (goal setting)。

建立的目標需要符合以下五種條件:

S = Specific 具體、明確

M= Measurable 可量化/量度的

A= Achievable 可達到的

R= Relevant 跟最終目標相關

T= Time-frame 時間性

以練習「毅行者」為例,從决定報名起,我們一隊人(四個)便開始在不同階段分別為自己和團隊訂立目標。 舉例,第一階段:

S= 備戰毅行者/行100km 的山路

M= 一個月內、四個隊友一齊練習行山三次,初部認識麥理浩徑第三至八段; 個人: 每星期最少一次physical training

A= 這是時間和體能上許可的

R= 這個目標與完成「毅行者」相關

T =  首一個月

反面例子:

1. “我要多些練習,行得快啲 “ – 「多些」、「 快啲」不夠具體 (specific),也不能量化 (measurable);

2. “我要每星期2天整隊一齊練山” – 所有隊友也有自己十分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生活,所以這目標是不切實際 (not Achievable);

3. “我要每週去練習高爾夫球一次 “ – 這跟我們最終目標(行畢毅行者) 風馬牛不相及 (not Relevant);

4. “我一年後正式行「毅行者」時要30小時內完成” – 太長遠的計劃 (too long the Time-frame) ,很難跟進進度 (cannot monitor the progress)。

每當我們完成一個短期目標, 便應該好好獎勵自己(e.g. 和隊友食餐好的,自己讚自己” 我係得嘅””我好叻女”), 然後再訂立下一個短期目標。

千里之行始於足下… 只要我們願意踏出第一步, 掌握正確方向和技巧, 定能到達目的地。

人生何嘗不是「毅行者」, 只要行好眼前一步,生命便會完滿!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